Edius 7


文章轉載
http://blog.csdn.net/yangjiown/article/details/


使用DiskGenius Pro解决“EDIUS 7用Trial-Reset40清理注册信息仍然不能试用”问题
使用edius 7的试用期过后,一般使用Trial-Reset40清理注册信息后,即可继续再循环试用31天。
不过有的朋友使用Trial-Reset40清理注册信息后,使用仍然不能试用。打开EDIUS 7,选择试用后,
会出现以下对话框。

GV License Manager:无法继续使用试用版。错误码:15.0.0 


温馨提示:出现上面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:
1、31天试用期满;
2、安装过一次Edius 7,第二次安装后即会出现。
所以Edius 7无法通过试用期满后卸载重装软件来达到继续试用的目的,
即便你将注册表里的相关注册信息全部清理过后。
Edius 7是有将软件信息写入硬盘的磁盘扇区中的,
所以我们可以通过“清除保留扇区,重建主引导记录(MBR)”来达到继续试用的目的。

若要使edius 7继续试用,请参照以下方法:

1、下载DiskGenius Pro工具,下载最新DiskGenius专业版,下载解压后即可使用,无需安装。
DiskGenius介绍见官网:http://www.diskgenius.cn/
DiskGenius Pro最新版下载地址见文章底部。

2、打开DiskGenius Pro,进入后选择第一个分区(分区序号为0)。

2、点击主菜单上的硬盘项,在下拉菜单选择“清除保留扇区”。

3、点击“确定”把第一分区之前的62个扇区数据清零。温馨提示,
此操作存在一定风险,在点击“确定”前后悔还来得及,点击“取消”就可以了。



4、再次点击主菜单上的硬盘项,在下拉菜单选择“重建主引导记录(MBR)”,
然后退出DiskGenius_Pro。



5、启动EDIUS 7又可以继续试用了。




硬盤引導扇區清零工具DiskGenius Pro 4.3.0.7z
http://www.ztgps.net/thread-53608-1-1.html




文章轉載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3ec437001016jf3.html

2012年8月,关于 Edius 6.5 的使用心得

(2012-08-21 09:28:43)
标签:
杂谈

大家都知道,目前的Edius 6.5 ,是无法破解的。 只有一个月左右的试用期,试用期一过,就会失效。重装Edius 是无济于事的。 Yuran 目前的应对措施,还是行之有效的。现在许多人向我咨询,我就贴出原创心得,谨供参考吧。
 
  要全新的Windows 系统,不用Ghost 或其它手段恢复的操作系统,除非你有十分的把握,愿意去试。
  安装时,务必牢记安装时的系统时间,不要忘记!
  重启Windows 系统后(我这里是 64位 Windows 7 SP1的版本),会发现, 任务栏的右下角出现了一个绿色的 License Manager 的图标,这是每次系统启动时,Canopus Edius 自动预加载的版权许可证核查工具,必须要禁止! 解决办法: 在Windows 的命令行中,键入 msconfig , 检查 Windows 的启动选项,将 Edius 的那个选项禁止!如果不禁止,每次Windows 系统启动时,都会自动计时,你修改了系统时间,也会被察觉出来的。
再次启动Windows ,如果在屏幕的右下角,即任务栏的图标中,找不到绿色的 Edius License Manager,那就对了。成功了一半!
先放心地使用,先试用二十多天(在距离试用期的期限,还有个把星期的时候,记住某个日子),并且保证,迄今为止,Edius 的计数器,没有超过这个日子。
从此以后,在每一次运行Edius 6.5 之前,先修改系统日期,保持在那个特殊的日子。(还要关闭Windows 的、自动联网校准时间的功能)! 确认无误后(即系统日期被修改到那个日子之后),再启动Edius !
不管以后怎样,Edius 的试用期限计数器,都会停留在这个时间,试用期不会失效的。
关闭Edius 6.5 之后,再手动恢复系统时间(不要使用 自动联网校准时间的功能,以防万一)
  Yuran 用这种办法,使用Edius 6.5 ,到现在也没什么问题。
 
  当然了,如果要完美地使用 Edius 6.5 ,还是应该等待海外高手的破解。







一款小软件可以让任何收费软件永久免费让你使用--三苏网

http://www.3slm.com/jingpinruanjian/20130730_172.html

http://www.dvedit.cn/thread-180614-1-1.html

Labels: ,



Leave A Comment:

技術提供:Blogger.